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业导向
第二产业

  1978至1995年,江宁区工业化初级阶段,乡镇工业蓬勃发展。1978年,江宁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结构比为49.2:35.6:15.2,工业占GDP的比重为29.3%,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不足三成,且多集中在食品加工、建筑材料、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、资源型产业,工业化初期特征明显。进入八十年代后,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,加快了江宁工业化进程,二产尤其是工业比重不断攀升。至1990年,江宁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结构比为35.52:48.82:15.66,其中工业占GDP比重达36.24%。从1978年到1995年,全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.4%。江宁区由工业化初期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。

  1996至2010年,江宁区工业化中期阶段,外向型经济势头迅猛。到1995年,江宁区工业在GDP中份额超过一半,达53.73%,标志着江宁全面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。2000年,江宁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.58∶60.67∶26.75,就业结构比为36.49∶37.58∶25.93,符合工业化中期特征。2010年,工业占GDP的比重达53.5%,呈现典型的工业化后期特征。从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纪初,江宁外向型经济经历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的历程,是江宁外向型工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。港、澳、台及外商投资企业逐渐成为江宁工业的主体。2010年港、澳、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9.3%。从1995年到2010年的16年中,全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.8%。

  2010年以后,江宁区工业化后期阶段,技术密集工业长足发展。从二十一世纪初起,江宁区依托开放型经济优势,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,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。2010年,江宁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。从2010年到2017年,全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.8%。2017年,江宁区工业占GDP的比重达45.5%。江宁区先后创成了智能电网、通信网络、生物医药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,汽车、智能电网、新一代信息技术3大支柱产业,高端装备、生命科学、节能环保3大新兴产业,文化休旅、物流、软件3大服务业“3+3+3”产业体系初步形成,荣获“中国产业发展能力10强区”和“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具竞争力20强区”。

  2017年,江宁区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六位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.2%,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49.26亿元,增长3.4%。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人2490.22亿元,下降1.6%;实现利税总额383.22亿元,下降12.2%;实现利润总额261.35亿元,下降11.7%。全区31个工业大类中,21个行业保持增长,行业增长面达67.7%,其中全区工业前十大行业“六升四降”,汽车制造业、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这三大行业分别完成产值800.58亿元、583.65亿元、292.32亿元,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29.1%、21.2%和10.6%。其中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较全年产值净增133.30亿元,对全区规模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47.5%。

与我们联系
  • 联系电话:+86-0512-53660867
  • 传  真:+86-0512-53660867
  • 邮  箱:info@investchn.com
Copyright © 2015-2025 InvestCH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:投促中国